2007年1月8日,中国工程院“中国区域农业资源合理配置、环境综合治理和农业协调发展战略研究”咨询项目会议在北京召开,主要议题是讨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若干战略问题研究”(草稿)。出席会议的有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项目组组长沈国舫院士、项目组副组长石玉林院士、顾问徐乾清院士、任继周院士、陈志恺院士,各课题组组长、副组长与专家、工作组和办公室成员等共26人。程序教授因出国访问请假。会议由项目组组长沈国舫院士主持,会期1天。会议主要内容如下:
项目各课题组专家分别就《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若干战略问题研究》综合报告(草稿)的7部分内容,即农业成就与问题,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业重新定位与发展战略,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粮食与食物安全,农业结构调整与区域布局,以及农业多功能综合区划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项目组顾问徐乾清院士在发言中,对报告的内容和主要观点给予肯定,并提出了几点修改意见。他认为综合报告应对1980以后的中国农业发展有一个全面的历史性评价,明确中国农业的定位,如农业基础定位、三农中的定位、可持续发展中的定位,并指出哪些是报告中所要着重阐述的战略问题,最后为中央及相关部门集中提出若干条符合中国农业实际情况的重要建议。
刘巽浩教授在发言中指出,综合报告应重点突出几个亮点,如中国农业发展的定位,国家需加大农田基础建设投入力度等。他还对报告中的每个章节分别提出了修改意见,具体包括:第一部分要指出农业基础建设滞后,在论述成就、问题的基础上,应明确指出农业发展的若干战略重点;第二部分的写作格式和结构略显散乱,需要调整,并应对进口粮食的负面作用如粮农利益受到的威胁、农田基本建设的减弱、依赖国际市场的后果等做进一步的论述;第三部分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中应强调南方地区冬闲田的建设问题,以提高复种指数;第四部分中的生态部分内容相对空泛,要有针对性,需要下功夫凝炼有新意的、对国家决策有帮助的内容。农业环境部分要对一些环境污染数据进行核实、分析;第五部分需要融合第二部分中的粮食自给率问题,重点予以论述;第六部分有内容重复现象,需要进一步归纳;第七部分的功能性区划内容偏重于科学研究,而缺少咨询项目报告的特征。
任继周院士认为,题目比较好,主要思想要突出,思路要开放,要主动去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他认为随着人们食物结构的改变,未来我国农业将面临着口粮压力小,饲料压力大的局面,粮料要分开,农业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他认为报告提出农业结构趋向合理是不对的。要跳出“以粮为纲”的圈子。好的农业生态系统才有内在活力。此外,任院士还对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补偿、加强农业科技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陈志恺院士认为,对水资源评价不应悲观,只是部分地区超载,农业还可以多要些水。
项目组副组长石玉林院士在发言中首先指出,总体上看报告的成熟度不高,各章节普遍存在着重点不突出,文字不精炼的问题。接着他对报告中的每个章节提出了修改要求。具体包括:
(1)第二部分应以两种资源、两种市场为主线,从全球化背景分析我国农业的优势和劣势,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取长补短,以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根据国内外情况,充分论证粮食自给率可由目前的95%降低至90%,及规避风险的对策与措施。根据大家的意见这一章调整为第四章可能更适合些。
(2)第三部分应以建设资源节约高效型农业作为主线。在分析我国农业资源保证程度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今后哪些资源开发项目需要严格控制,如非农占地;增加旱地开发利用方面的内容;讲清楚草地利用方略。
(3)第四部分主要是建设环境友好型农业为主线。农业生态部分缺少针对性,存在一般化、空泛化的问题。建议在总体评价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状况的基础上,重点指出近些年国家实施的数个重大生态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农业环境部分内容已比较具体,但需进一步强调当前农业环境污染迅速扩大与蔓延的严重性。
(4)第五部分首先要阐述清楚粮食与食物安全之间的关系。重点放在国内。要阐明我国粮食生产应采取的方针。在粮食消费模式上,要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与食物消费模式,粮食与食物安全问题要充分考虑到地区差异性,不同区域应存在不同的标准。
(5)第六部分的农业结构调整中要重点理顺农业与加工业的关系,农牧业关系,粮食饲料的关系。指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与上面几章相互协调;在区域化布局上,要对现存的农业部农产品专业化布局进行评价,要增加商品生产基地布局方面的内容。希望这一章能增加农业劳动力方面的内容。
(6)第七部分需作较大的修改。主要是要明确本章应写什么,怎么写。要明确服务的对象是国务院与中央有关部门。
各章重点要明确,观点要鲜明,论证要充分,对策措施要具体,文字要简练。
石玉林院士对项目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安排:
(1)项目要求各课题组根据与会专家的意见,对本课题负责的章节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修改稿(第二稿)于2月底前上交项目办公室。
(2)项目组组长将对各课题修改后上交的报告进行统编,形成相对稳定的综合报告第二稿。争取在3月中下旬召开第二稿的讨论会。
(3)项目组长将根据第二稿讨论会上专家提出的意见,继续修改报告,形成第三稿,并召开讨论会,征求项目顾问、农业部及相关部门专家的意见,4月份最终完成项目综合报告的编写工作。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院士在发言中指出,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若干战略问题研究”作为咨询项目的综合报告题目,选题准确,更易于为中央及相关部门提供咨询。他强调指出报告中应明确归纳出与我国农业发展关系密切的几个战略,并阐述清楚为什么要提出这几个重大战略。旭日干院士认为,报告涉及面广泛,包括了粮食、资源、环境、农业结构、区域布局等众多内容,但是缺乏对农业科技问题的论述,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项目组组长沈国舫院士在最后的总结中指出,项目综合报告已具雏形,他赞同报告中的很多观点。他认为报告首先应摆明我国农业情况,提出问题;其次论述资源、环境的状况以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接着从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出发,论述国内外市场状况与趋势;然后将资源、环境、市场、农业生产能力融合在一起,阐述我国粮食自给率为90%时仍能维护粮食安全的可行性;最后论述农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和重点区域的农业综合发展。报告的宗旨是为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有竞争力的农业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农业提供科学依据。
他还要求各课题组将农业科技问题具体落实到各个章节,充分论述在资源约束条件下科技所能发挥的作用及其潜力。同时,各章节要明确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建议和对策,以便项目组最终归纳总结。
会后戴景瑞院士用书面方式提出:粮食安全战略、资源节约型农业、环境友好型农业、农业调整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等六个方面可作为综合报告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