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当前位置:首页 > 战略咨询 > 研究动态
“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研究项目综合组开会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06-15

【 字号   】

    2008年11月21日,“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2050)发展战略研究”咨询研究项目综合组会议在中国工程院召开。会议由项目组长、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主持。项目综合组的院士与专家、办公室人员等30余人出席了会议。
    项目下设的节能、煤炭、电力、油气、核能、可再生能源六个专题组先后介绍了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2008年6-11月期间,各专题组分别召开了研讨会,项目组长杜祥琬院士、综合组的院士和专家也应邀参加了相关研讨会。总体上看,各专题组研究工作有明显的推进,有的专题已完成研究报告初稿。项目组长杜祥琬院士指出,各专题组通过介绍相互了解了进展情况,在下次项目全体会上再请各专题作系统介绍。
    项目综合组副组长周大地,成员郁聪、姜克隽、陈潇君4位专家围绕中国能源需求总量及结构预期的议题,先后从能源战略研究重点问题,中国实现“两型”社会的社会发展情景及如何实现情景目标的诠释,中国能源发展的环境约束研究等方面介绍了初步研究情况。
    与会院士专家进行讨论,普遍认为各专题组都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杜祥琬副院长作了总结发言,他说,目前各专题组的研究工作处于发散展开阶段,下一阶段要继续深入和逐渐收敛。他对六个专题组和综合组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节能专题组:一些新的提法和概念非常好。目前对全国总能需求控制总量所提的数值是否合适请斟酌,希望更深入研究节能潜力的总账,可以和其它专题组、综合组进行交流。产业结构调整是节能的重要内容,要进行研究。可以参考综合组的研究成果,给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人均能耗或单位GDP能耗的概念。
    煤炭专题组: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想法,如脱离高危行业的提法就非常好。虽然其它新能源具有很多优势,而且煤炭的比重希望降低,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还是重要的能源。要对煤炭洁净化利用技术的前景(例如哪些煤炭洁净化利用技术可以规模化、产业化),洁净煤比重能达到多少等问题做一些研究。洁净煤利用的定量判据十分重要,要进行研究。
    电力专题组:对中国电力需求总量做一个总体研究,可以参考国际情况,但一定要有中国特色。虽然新能源上规模后会使我国今后能源供给相对宽松,但由于不是零排放能源,我国不能无限制用能,还要进行总量控制。如何确立一个比较理性的电力发展曲线,发电总量是否具有饱和趋势,饱和值是多少等问题都要进行研究。此外,要对电源结构的变化、电力区域结构的合理化、输电和用电的战略(包括发展电动车涉及的技术和可能的贡献)等问题做深入研究。
    油气专题组:“石油时代的结束并不是因为石油资源的枯竭,而是因为有其他更好的能源替代”的提法非常好。可以和可再生能源专题组结合起来,对液体燃料的替代战略做更具体的研究。如用什么能源替代,替代能源如何产生,替代量是多少,替代能源能否产业化、规模化,能否解决全方位的能源需求等问题,要加强研究。
    核能专题组:对于一些比较确定的结论,要敢于提出,比如可否论证“核能不受资源的约束”。对核能的环境、安全和经济性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核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不是目前就能实现,2020年能达到多少是一个关键点,要找准。
    可再生能源专题组:已经做了很好的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风能的利用方式和国产化、规模化进程;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发展的拐点大约何时出现,以及对2030、2050年能源结构的影响;生物质能源重点研究液体替代燃料等。
    综合组:需求方面,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情景出发,对国家“三步走”战略目标给出新的描述。仅用GDP描述发展战略目标必然会导致GDP挂帅。用幸福指数描述更全面(幸福指数包括环境、和谐等因素),同时还要与能源经济学联系起来,给出GDP和能源随时间增长情况的曲线,并给出相应论证。要科学理解2030年我国达到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概念,如人均能耗永远不能也不应该追赶发达国家,人均能耗高并不等于生活水平高等。
    综合组还要对我国宏观经济和能源消耗的主要数据,全国和重点地区环境容量进行研究。对2030、2050年做一些预测性研究,提出新的战略性观点。供给方面,从长远看,煤将不再是压倒的主导能源,各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都会发展起来,中国能源供给能够保证。但21世纪上半世纪,特别是2030年前,是我国能源困难期和调整过渡期,调整过渡期的战略研究是重点。
    杜祥琬副院长还对项目下一阶段工作做了安排和布置。(赵蕾蕾 宗玉生 供稿)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