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当前位置:首页 > 战略咨询 > 研究动态
《制造业发展科技问题专题研究》项目第三次会议纪要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06-15

【 字号   】

11月6-7日我国中长期科技规划专题三《制造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项目组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了会议。会议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专题组长徐匡迪院士等主持。邬贺铨、杜祥琬等70多位院士和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学习陈至立国务委员11月1日有关进一步做好我国中长期科技规划研究工作的讲话及传达徐冠华部长对我国中长期科技规划下一阶段工作建议;20个分课题进行交流;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等。
11月6日晚19:30会议正式开始,徐匡迪院长主持了会议。他在主持时说,在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由工程院负责的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中的《制造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专题》自启动以来,特别是9月25日专题会议以来,参加专题研究的院士、专家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借此机会,我代表工程院和专题组向出席今天会议的院士、专家表示感谢,并通过你们向参加各分课题研究的全体同志表示感谢。对规划办和其他课题组来参加此次会议的同志也表示欢迎!
徐院长在谈到10月31至11月1日专题向中长期科技领导小组汇报的情况时说:此次由柳百成院士代表本专题做了汇报,受到了与会同志的好评。国务委员陈至立听了四个专题的汇报,对我们专题的情况比较满意。到目前为止,本专题各分课题的研究工作进展顺利,各分课题报告的讨论稿和摘要都已按期提交,为专题下一步的凝练、提升、把握战略性和前瞻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谈到本次会议的目的时,徐院长说:召开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传达、贯彻中央领导及规划办公室领导的讲话精神;交流和研讨各分课题的研究工作情况;以及下一步工作的安排。
会上,柳百成院士介绍了本专题在国家科技规划领导小组会议上的汇报情况;关桥院士、张寿荣院士、崔德刚研究员、应长春研究员、隋永滨高级工程师、张勇高级工程师分别介绍了《飞行器制造工艺技术》、《新一代钢铁制造流程》、《大飞机》、《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能源和发电设备》、《石油化工流程的进步与智能化制造技术》分课题的研究情况(主要是现状、主要差距、发展目标及发展重点、措施和建议等)。期间,徐院长针对部分课题的研究内容做了简要的评述,如:在对新一代钢铁流程的研究内容时,徐院长说,新流程的研究已经有企业愿意承担,这为我们重大攻关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了目标的牵引,有了科技的支撑,再有企业愿意承担,这将成为今后各个课题所要考虑的方向,只有这样制造业才能有生机。在谈到造船工业时,徐院长说,我国要想成为第一造船大国,造船业将承担重要任务,我们要自主开发,使造船业能在军民两用方面有所发展,把我国造船工业搞上去。
在有关院士和专家情况介绍后,与会人员进行了讨论,气氛热烈,在听取了6日晚部分课题的汇报后,徐院长提出了要求,希望各课题组在现状、差距、目标都已明确的情况下,在介绍课题时重点指出科技不足的表现,特别是自身的差距。并将共性技术部分加以总结,希望能在哪几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特别是在外国封锁技术的情况下,我们怎么跨越。他希望各课题之间能相互借鉴,并根据大家的意见对分课题研究报告进行修改。
11月7日上午会议在朱高峰院士的主持下继续开始。张小虞理事长、屈贤明研究员、孙家广院士、杨颖高级工程师、欧阳世翕教授、钟掘院士、李同保院士、徐滨士院士、张高勇院士、俞忠钰总工、柳纯录研究员分别介绍了:《汽车工业与下一代汽车智能制造技术》、《高精度和智能化的工作母机》、《CAD和智能化制造技术》、《新型轨道交通和相关技术》、《绿色和节能型建材制造技术》、《制造业所需要的通用机械和重型机械》、《与信息化智能化相适应的仪器仪表》、《机械装备自修复与再制造》、《轻工纺织制造技术》、《信息电子产业所需要的装备》、《电子通信产品》等分课题研究情况。
在有关院士和专家介绍各自情况后,与会人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朱高峰同志在大家讨论后说:建议大家考虑以下问题:有些分课题提出我们主要的技术创新是集成创新,原创新少;中低档产品力争处于领先地位的提法等是否合适;部分产业如石化装备、汽车等行业虽然具有较大的市场规模,但并未在带动产业发展方面产生应有的作用,尤其是未能带动本行业技术含量的提高,应深入分析其原因;有些课题介绍的数据与我们日常所感觉到的情况有出入,原因可能要考虑一下,要保证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的可信度;对高速磁悬浮和电动车技术的发展应有明确的说法。
11月7日下午会议由徐匡迪院长主持。会议首先听取了张志英高级工程师、柳百成院士、谢友柏院士、彭艳萍副局级调研员介绍《高可靠性和长寿的基础元器件》、《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共性技术》、《现代设计》、《军工制造业科技发展》分课题研究情况的介绍。随后大家进行了讨论。
从两天的讨论情况看,主要有如下问题:
1、要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具体目标。部分课题的研究涉及面广,但具体目标不突出,针对性不强。希望在各分课题的研究中要能突出重点,做到点面结合。如杜祥琬院士提出针对飞行器中的所谓的“心脏病”问题能否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具体目标。
2、政策措施要有可操作性。各课题中提出的政策建议,多数为泛泛而谈,没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如何针对各自的研究内容,提出几点可操作的政策建议应成为各课题组考虑的内容。
3、各课题之间要加强联动。到目前为止各课题基本是独立开展工作,缺乏较好的沟通,希望通过交流能加强各自间的联系,使各分课题的研究目标和重点项目之间能互相辅助。如在钢铁流程课题的研究中能考虑满足汽车的需求。又如:针对石化的仪器设备大多为引进的问题,这是个冶金、钢铁、石化都有的共性问题,即行业专家们对流程和主装备、主参数比较熟悉,但对仪器仪表行业不熟悉。希望仪器仪表和石化的专家能协调提出一、两套主要设备已国产化,但仪器仪表却要引进的项目,应用国内开发的仪表进行测试试验,实现课题间的联动。
4、关于重点技术。各分课题都提出了自己的发展重点和关键技术,但其中不少并未描述清楚哪些技术可自主开发、哪些应引进、消化、吸收。
5、关于装备问题。各行业都有不同层次问题,一是产品问题,二是装备问题,应同时考虑装备方面问题。对大型装备,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单体设备做不了,关键是系统集成难,这对常规行业、大部分行业来说是一个通病,希望大家能有所重视,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6、关于开发力量问题。开发力量不能仅仅靠高校和独立的研究院所,应将重点放在大企业集团,希望能在企业集团中形成这种有针对性的研究队伍。
7、关于跨越式。对于国外封锁我们的领域,如大飞机我们应该发扬“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特点,要瞄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进行攻关,这样可以大大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8、关于体制、机制问题。各行业的发展受国家体制、机制的影响,希望中长期科技规划的1、2专题能充分考虑体制问题,从而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保证。
7日下午在有关院士和专家介绍和大家讨论之后,朱高峰同志传达了11月1日陈至立国务委员在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领导小组召开的会议上讲话和徐冠华部长关于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建议。徐院长要求与会代表要把领导的讲话精神带回去,让每位参加本专题研究人员学习、领会,并贯彻到实际研究工作中去。请白玉良同志将今天学习的情况,向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办公室汇报。
在会议结束前,徐匡迪院长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在讲话中传达了胡锦涛总书记在航天飞船发射表彰会议上的讲话;对前一段时间本专题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传达了10月31日 11月1日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会议上专家对本专题研究工作的评议意见;要求本专题通过学习温家宝总理、陈至立国务委员等领导同志的有关讲话精神,提出下一阶段的工作安排,并开展好下一阶段的工作。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中国工程院)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